通常會透過問診(年齡、藥物史)、評估異常出⾎的型態、嚴重程度、伴隨症狀,及⾝體檢查/內診(含⼦宮頸抹片),以確認出⾎的源頭及原因。如前所述,有性⽣活的育齡女性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就是先驗孕。抽⾎檢驗的項⽬包括全⾎球計數(確認貧⾎狀態、有無⾎⼩板低下)、凝⾎功能、甲狀腺功能、荷爾蒙狀態、肝腎功能等檢測。關於⼦宮體及⼦宮內膜的檢查,包含有⼦宮內膜組織採樣、超⾳波、⼦宮鏡檢查等。
⼦宮內膜組織採樣能在⾨診不⿇醉下執⾏,對於懷疑⼦宮內膜惡性病變⾼風險者(如45歲以上、肥胖、慢性不排卵患者、乳癌患者、使⽤Tamoxifen者等)是⼀個選擇,但因無⿇醉下為避免引起⼦宮嚴重痙攣疼痛,可能只能採樣到⼀部分的⼦宮內膜組織,有時候必須考慮進⼀步接受⿇醉下⼦宮內膜搔刮⼿術。
經陰道超⾳波能夠將⼦宮體(有無⼦宮肌瘤、肌腺症)、⼦宮內膜(型態、厚度、有無瘜⾁)以及卵巢在超⾳波下看的很清楚。更年期後的⼦宮內膜厚度若超過 4⾄ 5毫米,應考慮⼦宮內膜採樣、⼦宮搔刮術或⼦宮鏡檢查。
診斷式⼦宮鏡檢查是⼀個⼦宮異常出⾎時很好的⾨診檢查⼯具,直徑不到 5毫米的⼦宮內視鏡甚⾄能不破壞處女膜下做檢查,適合沒有性經驗的女性,也可⽤於排除青春期前⼩女孩是否有陰道異物。唯⼀要注意的是,如同胃鏡或⼤腸鏡檢查⼀樣,當出⾎量很⼤時內視鏡會無法清楚評估。因此最適合做⼦宮鏡檢查的時間點是⽉經剛乾淨的⼀週內,若排卵後才來檢查,因為整體的⼦宮內膜都已經進入分泌期,容易有局部增厚的⼦宮內膜,較易誤診為⼦宮內膜瘜⾁,⼦宮肌瘤突出⼦宮壁的幅度也較不易精準評估。⽉經失調者,醫師可能處⽅短期荷爾蒙藥物、⽌⾎藥後,再安排檢查⼀次。更年期後的女性就任何時間都能檢查。